暖“新”行动“8+X”扬州综合服务集市。张丙涛 摄
有一种温暖,叫“工会在您身边”。
今年以来,扬州市工会系统坚持“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大方向,以全面贯彻实施新《工会法》为契机,以创新的视角重塑工会角色,推动全市工会系统依法建会、依法管会、依法履职、依法维权工作上新台阶。截至目前,全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新建工会57家,吸收会员1.1万人。全市工会系统通过开“路子”、搭“台子”、强“底子”,发挥劳模工匠带动效应,助力产业工人出类拔萃,让产业工人有为有位,为建功扬州“好地方”凝聚“新力量”。
“八大群体”加入工会
“我想有个家”到“我爱我家”
扬城东南片区的汤汪街道,居住着不少外卖员、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广陵区汤汪街道建成10座“广小新·共享家”服务驿站,实现10家村(社区)全覆盖,让辛勤穿梭于城市大街小巷的“小哥”们,每到一处都会有温暖的“家”。
早在2022年,全国总工会为推动货车司机等灵活就业群体建会入会,提出了货车司机、快递员、护工护理人员、家政服务员、商场信息员、网约送餐员、房产中介员、保安员的“八大群体”概念。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组织和加入工会提供了法律依据,明确了工会组织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护其合法权益的职责。
今年3月,扬州市总工会下发《关于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专项行动的通知》和《“五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集中建会推进月行动方案》,建立工会组建进度月报告制度、基层创新性经验报送制度、多方联动督查推进制度,并以5月份为建会入会集中行动月,以新业态工会组织揭牌和现场集中入会仪式为主要活动形式,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集中建会行动,进一步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
党委政府牵手工会等职能部门推动“八大群体”加入工会,同时打造了红色暖“新”的职工之家,使广大职工就近、便捷、高效地享受到“娘家人”的服务,实现职工服务普惠化、常态化、精准化。
“广小新·共享家”,是抬头可见、近处可寻的身边的“家”,可提供免费充电、免费上网、免费饮水、共享雨具、应急药品、报纸书刊和食品加热等基础便利服务,让快递小哥、家政阿姨、货车司机“累了能歇脚、热了能乘凉、冷了能取暖”。
从“我想有个家”到“我爱我家”,“广小新·共享家”,只是全市工会系统推进工会组织的一个生动缩影。引导推进“八大群体”加入工会,从“建起来”“转起来”到“活起来”,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真正感受到工会就在身边、工会就是温暖的“娘家”。
今年以来,全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新建工会57家,吸收会员1.1万人,新建爱心驿站88家,打造11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驿站,让“职工之家”暖“新”更暖心。
“党建带工建 工建促党建”
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
暖“新”更暖心,让党的温暖与“新”同行。
全市各级工会坚持和完善“党建带工建 工建促党建”的工作机制——通过联席会议等多种方式,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主导、各方协同、劳动者参与的工作格局,携手助力基层工会建设。
近年来,扬州城乡外卖配送行业发展迅猛。目前我市外卖平台有入网外卖餐饮单位13800余家,外卖骑手4700余人。穿梭在大街小巷的黄衣、蓝衣外卖小哥们已然成为城市里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今年以来,扬州市委组织部牵头市总工会、市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出台《关于建立健全新就业群体组织关爱体系的若干措施》,探索建立新就业群体组织培养促成长体系、职业技能评价体系、权益保障体系等十项关爱体系措施。
扬州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新领域、新业态党建工作,5月30日成立了市外卖配送行业党委,通过打造“绿扬先锋骑手”服务品牌、创建“绿扬先锋红盾号”服务阵地、启动“绿扬先锋红盾号”评选活动等,激发行业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外卖商户诚信规范经营,推动我市外卖配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今年6月10日,全市组织部门牵头召开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攻坚突破现场会,着力打造“绿扬先锋·新新闪耀”党建品牌,高质高效推动全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取得更大突破,实现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