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呼和浩特市委员会:
《关于加大我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领导下,全市各级人社部门会同组织部门,扎实推进人才工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首府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一、积极推进人才引进工作
全市引进各类高层次优秀人才(包括柔性引进两院院士、博士、硕士研究生、外籍专家)等数千名,并先后在企业建立多家博士后工作站。从2022年开始,我市连续五年每年引进“双一流”院校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数百名,目前已引进1000余人。此项工作由市委组织部牵头,人社、编办等部门配合开展,主要为我市事业单位及部分国有企业引才。
二、大力开展人才招聘活动
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我们认真落实“十万大学生留呼工程”,我局研究制定了“丁香扎根计划”,拟实施八大行动,三年实现10万大学生留呼就业创业。4月16日,在金桥“双创”示范区举办了“十万大学生留呼工程”系列招聘活动暨“丁香扎根计划”启动仪式,线上招聘会为期15天,共邀请和组织1224家用人单位,在北疆就业网、呼和浩特人力资源市场网、职立人三大平台进行线上招聘,提供岗位数2.2万个。5月22日,协助自治区人社厅线上召开“2022年全区就业创业推进会暨夏季招聘会”启动仪式,并在呼和浩特市北方人才服务中心建立分会场,线上招聘会为期10天,邀请300家用人单位在内蒙古自治区现场招聘会云服务平台、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市场网进行线上招聘,提供1.02万个岗位。7月30日和7月31日在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为期两天线下招聘会,线上线下共征集企业826家,提供就业岗位3.11万个,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71万人。
三、认真组织开展人力资源服务培训
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扎实做好调研论证,积极培育发展行业协会、专业学会等专业组织,推动其有序承接政府转移的人才评价职能,结合我市行业协会等发展实际,探索在条件成熟领域开展试点工作。同时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培训内容建议的基础上,针对各企业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缴纳、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就业扶持、人才奖补政策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辅导讲座,结合具体案例进行理论剖析,解答各企业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积极开展人力资源服务的相关培训。
四、认真贯彻落实《呼和浩特市吸引人才政策10条支持人才就业创业配套实施办法(试行)》政策
2022年5月24日,市政府签发了《呼和浩特市吸引人才政策10条支持人才就业创业配套实施办法(试行)》。重点为人才提供以下保障政策:
1.租房补贴。对在市域内非公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毕业两年内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给予租房补贴,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分别按月给予1000元、800元、500元补贴(补贴期限不超过24个月)。
2.保障性租赁住房补贴。对租住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且符合人才认定条件的人员,可享受租金优惠政策,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分别减免100%、50%、30%的租金(补贴期限不超过60个月)。
3.购房补贴。对在市域内非公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毕业5年内首次在市域内购房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给予购房补贴,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分别一次性给予10万元、5万元、3万元补贴。
4.对全市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现代化工、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技术等“六大产业集群”企业新引进人才,与企业签订5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工作1年后给予博士研究生5万元、硕士研究生2万元一次性人才奖励。
5.创业担保贷款。支持高校毕业生在呼和浩特市创业,符合条件的创业人才可申请最高5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10万元及以下免除反担保;小微企业可申请最高3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对于发展前景好、带动就业人数较多的,经认定可申请最高600万元担保贷款。
6.毕业5年内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创办创新型企业,并产生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经评审最高给予20万元奖励。
7.支持中小微企业招聘应届及毕业2年内未就业的本科及以上高校毕业生,对依法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的,每新招聘1人给予企业2000元奖励。
8.对当年刚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按照“有工作的优先对口安排,自主创业的提供创业服务,未就业的发放生活补助”的原则,根据其配偶原就业情况、个人身份、任职能力等实际情况,统筹协调、分层次安排解决。配偶为市域外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可按程序对口调入我市工作。
9.当年刚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可有一次选择公办学校(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