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赵文泽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刘春鹏)“已查封、扣押的涉案财物,移交到财务部门了吗?”“与案件无关的涉案财物,及时解除查封、扣押予以退还了吗?”……近日,市纪委监委机关结合自身职责特点,组织案件、审理、案管等多部门围绕执纪执法工作进行“全面体检”,排查问题,即知即改。
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召开后,市纪委监委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做出部署安排,重点围绕纪检监察机关依规依纪依法履行职责,认真梳理纪检监察干部影响和破坏营商环境的易发多发领域和关键环节,研究制定《市纪委监委机关开展影响和破坏营商环境问题自查自纠工作方案》,明确围绕违规经商办企业、超标的查封财产、以案谋利等5项重点内容,开展自查自纠,确保见成效、提质效。
在自查自纠基础上,对近年来涉及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进行全面起底,确保涉及营商环境问题全部精准处置、不留死角。同时,建立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快查快办机制,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释放“零容忍”的强烈信号。
“我们以自查自纠为契机,全员承诺践诺、全员填写个人事项报告、全员建立廉政档案,全面真实准确反映纪检监察干部廉政情况。”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为牢固树立“营商环境就是我们自己、改变大连必须首先改变我们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市纪委监委开展了“优化营商环境 我承诺 我践行”主题活动,组织包括专案临时党支部在内的500余名党员干部集中签订《承诺书》,自觉做好护航营商环境建设的忠诚卫士。将市纪委监委机关、派驻机构、市委巡察机构等全体干部纳入个人有关事项集中填报范围,目前,所有在职在编干部全部完成个人有关事项填报。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干部监督管理系统”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作用,将影响和破坏营商环境问题一律记入个人廉政档案,实现廉政档案“全覆盖”。
在抓好自身营商环境建设的同时,市纪委监委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作用,聚焦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截至目前,已起底涉及营商环境问题1536个,推动解决问题946个,受理破坏营商环境问题线索267件,立案查处141件,党纪政务处分43人,组织处理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