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张丽霞 于艳新 曲琦 彭杭 杨旭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十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各级部门切实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紧盯就业、社保、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救助等民生领域,全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进民生保障改善,不断把群众的“美好向往”变为精彩现实,绘就了一幅色彩斑斓、可圈可点的民生画卷,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就业无忧 保障提标 增进民生福祉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福祉。十年来,落实稳岗就业,大连底气十足。今年的毕业季,大连理工大学光电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生张凯和同学挥手告别后,回到安徽马鞍山农村的老家。他见到父母的第一件事,就是分享自己找到工作的喜悦之情。张凯曾计划参加考研,因此错过了3月求职的最佳时机,但4月中旬家里发生变故,他临时决定放弃考研。忙过了5月中旬的毕业设计后,马上面临毕业,工作还没着落,张凯忧心忡忡。5月22日,转机终于来了——大连创新实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万岗计划”向他推送了多个就业岗位,其中,大连“老字号”国企瓦轴集团的招聘信息引起他的注意:这恰好是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岗位!经过一轮轮紧锣密鼓的面试、洽谈后,5月28日,双方签订就业协议。在大连读了四年大学,他已然对这座城市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毕业后又能留连工作,这让张凯和父母欣喜万分。据统计,十年来,我市城镇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年均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0万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就业水平保持稳定,近三年高校毕业生留连率均保持在40%以上。张凯的顺利签约,恰恰缘于大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的真招实策。
如果说就业不愁是稳住了民生基本盘保障,那么保障提标则进一步托起大连人民稳稳的幸福。十年来,我市累计投入52亿余元,逐年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标准,低保、特困救助标准始终位居东北前列。城市低保标准年均增幅5.88%;农村低保标准年均增幅10.16%;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和临时救助标准同步提高。一串串递增数字的背后,是大连市委、市政府对民生期盼的深度知解和热切回应。十年来,大连一直在涵养民生情怀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名言在大连的民生保障工作中“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市政府每年将发展养老服务工作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并将市级社会福利事业彩票公益金55%以上用于支持发展。国内首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普惠发展新机制,创新实施全市首批5000张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建设工作。确立孤儿养育标准随城市低保标准同步调整的自然增长机制,社会散居孤儿和机构养育孤儿养育标准按照城市低保标准分别上浮100%和200%,位列全省首位。
提高医疗质量 共享优质医疗卫生服务
这十年,是我市卫生健康事业进步最大、老百姓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的十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与健康的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人民群众“少得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为目标,围绕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和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卫生人才队伍优化壮大,居民主要健康指标稳步提高。